食品所112年研發成果及產研合作說明會首場登場 第二場3/23嘉義產創研發中心舉行

▲食品所。

【記者羅蔚舟/新竹報導】
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以下簡稱食品所)3月21日在新竹食品所舉行「112年研發成果展示及產研合作計畫說明會」,會中特別展示該所111年度執行經濟部技術處科專計畫及農委會科技計畫的研發成果,同時並向與會的業界廠商說明食品所產研合作項目,邀請各界參加並徵求技轉及合作對象。

▲食品所舉行「112年研發成果展示及產研合作計畫說明會」 。圖左起:食品所產品及製程研發中心主任蔡孟貞、技術服務及推廣中心主任彭瑞森、副所長楊炳輝、企劃室主任簡相堂、生物資源保及研究中心主任謝松源。(圖/食品所提供)

食品所這場「112年研發成果展示及產研合作計畫說明會」除今(3/21)日在新竹舉辦外,3月23日下午將在嘉義產業創新研發中心再舉辦一場說明會。今日這場研討會由食品所副所長楊炳輝主持,楊副所長指出,食品所執行經濟部技術處科技專案,近年來以非均勻結構與呈味設計技術為核心,針對臺灣具發展實力及全球拓銷潛力之植物基食品及即食休閒與油炸食品,建立多層次質地口感、酥脆減油之關鍵素材,開發兼具美味及健康之高值化產品。

▲食品所舉行「112年研發成果展示及產研合作計畫說明會」,由楊炳輝副所長主持揭幕。

今日說明會現場,食品所展示多項創新技術與產品,楊副所長介紹指出,包括開發具油花紋理之植物基冷凍替代肉片,解決植物肉餅油質口感不足的問題。建立低飽和固態油脂製造技術,可替代植物基肉餅中高飽和油脂,提供仿動物脂肪組織外觀及油質口感。開發富含肉風味前趨物生產菌株,可修飾豆腥味,增加植物肉產品之風味及適口性。開發無添加香料、乳化劑之無菌包裝拿鐵專用燕麥奶產品。此外,食品所運用過熱蒸氣衝擊流技術與設備,可降低油炸調理食品81%吸油率,產品復熱後仍維持酥脆口感,均有助於推動產業技術創新。

▲食品所舉行「112年研發成果展示及產研合作計畫說明會」,吸引食品業界包括高慶泉總監林有志(第一排左)等大廠代表熱烈參與,會中產研雙方密切交流合作機會。(圖/食品所提供)

食品所產品及製程研發中心主任蔡孟貞表示,植物奶市場蓬勃發展,因植物蛋白組成較為複雜,需考量不同原物料特性與衛生安全要求,才能改善混合過程中乳化及攪拌效率等問題,食品所在經濟部技術處支持下,建立植物奶配方組成、製程參數與品質指標之回歸模型,有效預測植物奶粉料乳化情況,降低生產耗損,已協助媒合國內首瓶國產無菌包裝杏仁奶的飲料代工,產品外銷東南亞。

▲食品所產品及製程研發中心主任蔡孟貞介紹該所研發成果。

另外,針對現調飲品,食品所開發氣壓式立體卡匣之飲品智慧調製設備,整合雲端監控設備狀況,串聯飲品風味成分可視化技術,可客製化調製出植物基風味飲品,並與國內機械商合作開發飲品調製系統,將帶動國內現調飲品製備程序標準化,減少人力成本及風味調製誤差,擴大現調飲品市場。

▲食品所生物資源保及研究中心主任謝松源(右)、生物資源保及研究中心副主任陳彥霖(左)一同介紹食品所生資中心積極開生物資源之加值應用技術成果。

食品所生物資源保及研究中心主任謝松源指出,食品所生資中心積極開生物資源之加值應用技術,利用含花香、果香、草本、低酒精、低嘌呤等特殊風味酵母菌株庫資源,建立多元機能性及特色風味啤酒產品生產製程技術,無須額外後製果汁勾對及添加水果香料,符合天然精釀產品訴求。

▲食品所展示112年研發成果。

謝松源主任表示,運用微生物生產新替代食材,如微生物纖維素生產花枝替代品,其質地特性與生鮮花枝相似度達73.2%。投入研發仿豬油之微生物調和油,獲得更多元之替代油脂產品。食品所開發GRAS微生物轉化減糖技術,融合商用酵素,轉化生成似膳食纖維之低聚果糖,可達到減糖及增加益生作用。此外,食品所建立益生菌產品專一性菌株品系分型鑑別技術,可做為菌株品系鑑別之DNA條碼,確保品質穩定,提供業者運用申請健康食品認證。上述技術均可提供各界技轉使用。

▲食品所展示112年研發成果。(圖/食品所提供)

食品所「112年研發成果展示及產研合作計畫說明會」中,食品所計畫主持人將針對植物蛋白產品與創新製程技術、植物性飲品混合調配設備及產業鏈整合應用、及微生物於食品之創新應用等重點領域,專題分享其可移轉技術及產業趨勢。相關技術資料請參閱食品所網站最新消息之公告:https://www.firdi.org.tw/